负责对期货市场监管的机构 期货市场监管体制负责人王伟表示,此次证监会下发《关于加强期货经营机构自律管理工作的通知》,是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期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的要求,对期货经营机构自律管理工作提出指导意见,并要求辖区内各有关机构做好自律管理工作。
近年来,随着期货经营机构外部竞争日趋激烈,对中介机构、合作机构的竞争环境也更加复杂。本次修订调整为扩大期货经营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制度体系,重点围绕风险管理公司、期货风险管理公司、资产管理公司等四类行业企业经营者提出意见。此次修订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协会自律管理水平的提升提出指导意见。
一、强化自律管理
完善自律管理机制,增强自律管理的效用
对自律管理人员而言,严格自律管理是期货经营机构日常经营的基石。在现代化市场经济条件下,从事期货经营机构应当具备最基本的经营管理知识和诚信义务。同时,期货经营机构要更加注重合规管理。首先,在规范性管理的基础上,发挥期货经营机构主体的主体作用。完善自律管理体系有利于加强自律管理,合理要求机构业务范围,兼顾创新业务和风险管理业务的合规性;促进机构创新业务活动的更高水平,促进机构业务创新的更快发展,充分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。另一方面,则更加注重诚信管理,完善协会在自律管理中的约束约束机制,明确在自律管理过程中,企业是否应在具备必要的条件下履行自律管理职责,并积极有效约束企业的行为。
严格自律管理,强化对期货经营机构、投资者、期货交易场所、期货结算机构等自律管理。加强自律管理,不片面追求市场热点,而是应该立足于业务范围、专业管理与技能提升的内在要求,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机构参与。加强自律管理,既是加强自律管理,也是要确保自律管理到位,进一步强化自律管理。
二、强调政策协同
加强信息通报,及时处理信访投诉。坚持防范和处置不正当竞争,严格履约监管,营造公开、公平、公正的市场环境。持续完善规则制度,形成事前、事中、事后监管的长效机制。严格履约,科学、合理、公开、公平、公正、有效监督每一笔交易行为,充分发挥期货经营机构的优势,推动形成与监管相匹配的法治环境。坚持尽力而为、确保执行到位,以全所市场、全链条、全过程、多维度的作风做好一线监管,形成识别和管理的合力,形成与监管相适应的法治环境,真正提升期货经营机构的公信力和竞争力。
完善内部管理,提高公信力。各期货经营机构要积极发挥自身的龙头和引领作用,各期货经营机构要通过自身的差异化、多层次的风险管理平台,形成更加丰富、精细、完备的风险管理模型,在扎实做好各期货经营机构主体管理的基础上,向经营机构提供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,使交易所信誉良好、市场公信力强的机构得到广泛的认可。
完善内部控制,强化行政监管。各期货经营机构要以市场化手段管理风险,引导风险承载能力强的机构用好自己的风险管理工具,实现风险可控、价格和市场预期的良好运行,提高企业业务收入的稳定性、持续性。各期货经营机构要严格按照管理职责,对所在辖区的辖区内期货经营机构进行监控和检查,不断加强内部控制,发挥好制度优势,强化合规管理,将行业信守不动摇。
强化信息系统建设,完善治理机制。各期货经营机构要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,增强交易系统运行的稳定性,提高合规风控水平,加强对员工执业行为的监控,提升交易系统的专业性、